best365官网平台

学生心理健康教育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专题专栏 >>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>> 正文
心理防卫机制
发布时间:2021-12-14 来源:本站原创

心理防卫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。人在其心理活动中,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的,或多或少地总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,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、紧张和不安。此时,有许多方法可使我们的心理不受伤害,从而能正常去适应和应对生活。比如,采取行动积极地去解决问题,而不是消极地暂时躲避,或退行改用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等等。只要我们认真回想一下,就不难发现在过去诸多经历中屡有此类情况。即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,常常会使用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措施或机制,把个体与现实的关系稍作修正,使个体较易接受心理挫折或应激,不至于引起情绪上的过分痛苦与不安的自我保护方法,我们将其称为心理防卫机制。

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,这种反应典型地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方式,以消除或降低一个人的内心焦虑罪恶感以及找回失去的自尊心。这种心理防卫机制,大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,也就是说,是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的。比如《酸葡萄》的故事中,狐狸因吃不到长在高树上的葡萄,便说:“反正是酸葡萄没什么好吃的。”用心理防卫的观点来解释,即当因吃不到葡萄而委屈沮丧时,把葡萄说成是酸的和不好吃的,则因吃不着而遭受挫折的心理冲突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。再比如,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“精神胜利法”--主人公阿 Q每每在被人欺负或挨了打以后就常常以“我家以前比这阔多了"、“儿子打老子”等类似话语来进行自我安慰从而缓解自己绝望沮丧的情绪。

每一个人在其行为发展过程中,均会逐渐学会种种防御性反应,以便在自我受到侵袭时,随时采取自动的防卫行为,这是我们人类的“心理智慧”。心理防卫机制具有以下功能:

(1)减轻个体内疚、不安、失望、伤感和焦虑等情绪。

(2)争取别人的同情、帮助和照顾,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。

(3)“自我欺骗”,回避矛盾,摆脱困境,保持暂时性的心理平衡,减少心灵上痛苦、避免精神崩溃。

(4)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冲突。(5)协助个体保持其充实感和价值观。

一般说来,心理防卫机制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使用,如果我们不这样做,我们的心理可能会受到伤害。因此,防御机制有一种适应功能,它能使我们避免面对我们所不能面对的现实,从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。例如,一个人近来常受人欺负,受到不公平的待遇,又因无法反抗而难过,遂自我解嘲说:“虎落平阳被犬欺。”因为人在受人欺负时,自尊心受到打击,所以在心理上改变一下现实,认为别人是犬,自己是虎。老虎当然比犬强,在心理上获得自我满足,心里也就不那么难过了。但假如把现实情况歪曲得太厉害,把自己当成皇帝,当成神。以弥补自己的自卑感;或将别人都视为敌人,形成妄想状态,与现实完全脱离则就变成病态了。可见,同一种心理防卫术由于其使用的范围和程度有别,便有健康和病态之分。

还有一些心理防卫机制,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地使用是正常的,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使用,或过分使用,便成为病态了。比如丈夫做错了一件事,使妻子感到不愉快时,丈夫说几句幽默的话,或向妻子耍耍“赖”,撒撒娇,适当地“退行”。不但可以把不愉快的事情或误会化解,而且彼此之间通过幽默、撒娇,更会加深双方的感情。但假如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做错了事,而装成五岁孩童般向领导取笑或撒娇,以掩饰自己的错误,则是一般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病态“退行”。


【责任编辑:】